政治,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永不瞑目的主题,就像痴男怨女永远在琼瑶笔下盛行不衰一样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大多数民众却对政治缺乏足够的兴趣,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恐惧与不适。
我在肖昱个展现场待了不到二十分钟便匆匆离开,因为一种被缠上身的压抑感。相较之下,我竟然开始怀念起自己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铁门公司了。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,能让人活生生地逃离也是肖昱的本事,或许,他本来就没打算让咱们像徜徉博物馆那样轻松自在。
此次个展分为几个部分,后半部分还好些,前半部分所用色调极为浓烈,大红、大绿、土黄、浓黑,加上与外界隔绝、灯光暗淡,整个展场全无明亮之色,一片厚重阴郁,如同走进一处帝王的陈年地宫。但,让观众内心产生压抑正是肖昱此次的创作意图?
中国传统中的黑暗世界的确令人窒息,一代代人受困于僵化的思想教条,沉溺于权力斗争,被等级纲常与繁文缛节弄得精疲力竭、谨小慎微,缺乏独立人格的塑造……于是我们在个展中看到了一幕“狗与鹰”的主题装置:黑暗中,好斗的狗、乐衷于被驯化的狗、只会舔主子鞋后跟的狗,此外还有可想而知的哈巴狗、癞皮狗、狗腿子……这些无一例外没好结局的“狗”们,死前巴巴望着在它们头上自由遨翔的鹰,甚至恶意以对。肖昱的意图此时已昭然:与其说是“纪念被人类驯化以来所有死去的狗”,不如说是“纪念被封建纲常驯化以来所有死去的人”。
那么如今呢?情形又好到哪里?肖昱一语道破:“历史曾经摆在我们面前很多路,我们只从一条路走来”,他的意思是:我们还在忠贞不二地走着原来的“老路”。在依旧无法自由呼吸的体制环境中,批判与向往很自然地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。
五四那一代天才人物,正是深感“老路”之痛,才那样绝决地要挣脱。为了寻找前途出路,他们不辞辛劳地爬行在一本叫“国家制度”的书上,一个字一个字地搜寻,最终却发现那只是一场锻炼肢体的游戏。面对那个过于庞大且根深蒂固的封建体制,他们最终留下的不过是够做一匣火柴的那点磷。很悲观,可很真实。
在今日一片国泰民安、繁华盛世的景象中,肖昱以此做了某种警醒,颇有当头棒喝的痛感。不过,世代递移、科技更替、文明变迁、价值扭转,虽然仍行走在“老路”上,但旧的价值观正渐被颠覆与抽空,新的元素正相互扭曲地拥挤进入,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纷杂中国:形形色色的人,被形形色色的思想所左右,封建主义、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息息共存,新技术与古老习俗并不排斥……
西方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:“坚持以人为本;指定并执行详尽而完善的游戏规则;深具世界眼光”。回去的路上想起这句话,甚为认同,不知这是否也是肖昱所想。